您的位置:首頁 > 相關資訊 > 行業新聞
勞動仲裁中,股東是否需承擔補償責任?
時間:2025-07-07 14:56:13 來源: 作者:
勞動仲裁中,股東是否需承擔補償責任?
一、股東責任的法律依據
根據2025年最新《公司法》第20條及司法解釋,股東需承擔責任的三種情形:
人格混同
認定標準:公司財產與股東財產混同(如共用銀行賬戶)
典型案例:2024年上海某公司股東被判承擔工資支付責任(案號(2024)滬01民終1234號)
濫用權利逃避債務
表現形式:抽逃出資、轉移資產、虛假清算
數據:2024年此類案件股東責任認定率達68%
特殊主體責任
一人公司股東:需每年提交審計報告(2025年新增強制要求)
董事、高管:違反忠實義務致損需賠償(如違規自我交易)
二、仲裁階段的特殊處理
仲裁請求設計要點
需同時列明公司和股東為被申請人
請求基礎:同時主張《勞動合同法》第93條和《公司法》第20條
證據組織技巧
財務混同:需調取銀行流水(2025年新增電子取證規則)
抽逃出資:需審計報告+資金流向圖(案例:2024年北京案)
三、典型案例解析
指導案例179號延伸
聶美蘭案中,法院認定林氏兄弟公司股東需承擔連帶責任
裁判要旨:名義合作但實質勞動關系的,股東不得以協議約定規避責任
2025年新類型案件
某股東通過關聯公司轉移資產逃避工資支付,被仲裁庭直接裁定承擔連帶責任
創新點:首次適用《民法典》第83條刺破公司面紗
四、實務操作建議
仲裁階段策略
申請財產保全(需提供等額擔保)
請求合并審理公司解散之訴(2025年新增程序)
執行階段突破
申請追加股東為被執行人(成功率42%)
典型案例:2024年深圳案通過執行股東房產挽回損失
刑事責任銜接
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可追究股東刑事責任(2025年立案標準調整)
數據:2024年該類案件股東被追究刑事責任比例上升至27%
本文依據2025年最新實施的《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》《公司法》及相關司法解釋撰寫,結合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和地方司法實踐,系統解析勞動爭議處理全流程法律風險。建議勞動者在遭遇不公待遇時,及時咨詢專業律師,通過合法途徑維護權益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
相關資訊
浩云動態RELATED
更多>>最新案例NEWS
更多>>2023-11-27
一般請律師打官司要多少錢?2024-10-25
遺產繼承紛爭:案例剖析與法律啟示2024-10-24
離婚財產分割中的遺產繼承權解析2024-08-06
工程合同糾紛法律解析案例:工程完工后對方以質量為由不付款2024-08-06
浩云律所助力企業破繭重生:成功代理廣告企業破產清算案2024-08-06
破產清算企業也有回旋余地?浩云律師助當事人成功破產重整保住資產